2017/05/19
2017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互聯網金融博物館兩周年慶典也于今日在北京盛大召開。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鄧迪在此次慶典上主持了首屆全球區塊鏈挑戰賽啟動儀式,并宣布中國賽區第一站將于2017年6月14日在深圳舉辦,第二站擬定2017年9月在上海舉辦,其他賽區也將陸續開展。
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 鄧迪
首屆全球區塊鏈挑戰賽啟動
鄧迪表示:區塊鏈技術是群體智慧,是互聯網思維的技術實現,為了進一步推動全球區塊鏈技術創新,豐富拓展區塊鏈的應用領域。首屆全球區塊鏈挑戰賽由全球區塊鏈商業理事會(GBBC)、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博物館聯合主辦,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前海國際區塊鏈聯盟、上海豐太沙龍協辦。本次大賽是區塊鏈應用和實踐領域的國際賽事,將是區塊鏈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挑戰賽將覆蓋歐洲、北美、亞太以及中國大陸四大賽區。
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鄧迪攜手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GBBC中國區理事長徐明星、前海國際區塊鏈生態圈聯盟執行理事王南、同濟金融科技(蘇州) 研究院院長馬小峰、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秘書長朱佩江等啟動嘉賓共同完成首屆全球區塊鏈挑戰賽啟動儀式。
首屆全球區塊鏈挑戰賽啟動儀式
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圓桌論壇
“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圓桌論壇由雷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沈陶磊主持并參與討論,主要嘉賓有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鄧迪、國網電商互聯網金融實驗室主任何清素、工信部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吳震、北京恒昌利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翟南賓、掌眾金融首席戰略官譚淳。六位專家從國家政策、法律實施、技術創新以及個人信息保護等層面圍繞金融科技和安全展開了探討。
【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論壇】
左一:沈陶磊、左二:譚淳、左三:鄧迪
右一:吳震、右二:翟南賓、右三:何清素
鄧迪理事長表示:無論是從企業自身出發還是從監管部門出發,雙方都對更好的監管機制有強烈的需求。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幫助監管部門和合規科技提高效率,將為監管工作提供新鮮血液。
何清素主任提到:金融科技的發展需要進行監管,投資方與經營方的平衡需要監管方通過提高技術來維持。監管科技是要打造公平公正的監管平臺,而區塊鏈的溯源可以在監管方面大展身手。
翟南賓博士分析道:金融安全分很多層面,包括央行、政府層面要考慮大的金融危機出現概率;企業層面要考慮資金風險控制,避免出現債方跑路和倒閉等問題;還要考慮網絡平臺的安全,加強信息安全防護,避免病毒和黑客的攻擊;還有就是物理層面,人為的操作以及各種事故的出現。
吳震主任從監管角度出發,分析了現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的難題。他說道:互聯網金融產品日新月異,更新極快,在還未對現有模式形成監管機制時,新的產品形態已經出現。這對監管部門形成了極大的挑戰,也刺激了監管部門的與時俱進,監管科技的發展也是刻不容緩的。
在談到近期大火的WannaCry病毒時,譚淳提到:雖然病毒的蔓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但是從好的方面看這對于監管部門是個提醒,市場技術的進步應該令監管部門加速升級。在這個事件當中,比特幣作為工具并沒有錯,只是基于某種特定的用途被利用,也從側面肯定了區塊鏈技術的成熟與隱秘性。
江湖沙龍——天工開物,人機同行
晚間,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做客第57期江湖沙龍活動現場,講述“天工開物,人機同行: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行業應用”。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邀請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鄧迪,雷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沈陶磊同時上臺與陳黎明董事長就人工智能進行了深入的交談。鄧迪與沈陶磊作為科技企業的年輕代表,與陳黎明前輩就人工智能、區塊鏈應用及跨界轉型進行了互相交流。
今天的活動伴隨著沙龍的落幕而圓滿結束,首屆全球區塊鏈挑戰賽在啟動儀式之后也將進入新的篇章,屆時將會有更多的區塊鏈愛好者與從業者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的作品。